傳媒視角
【科學出版社】百位著名科學家作風學風故事?|?一張稿紙上的遺訓?黨鴻辛
黨鴻辛(1929—2005),廣西北流人。1953 年畢業(yè)于華南工學院化學工程系。曾任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。材料及機械摩擦、磨損與潤滑專家,中國科學院院士,中國摩擦學學科的開拓者與學術帶頭人?之一。
嚴以治家,簡樸節(jié)約
黨鴻辛在50余年科研生涯中,先后9次獲國家級獎勵,15次獲院、省、部級獎勵,為國家高新技術所需特種潤滑材料的應用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。就是這樣一位碩果累累的科學家,在生活中卻一貫儉樸節(jié)約。黨鴻辛的生活標準低得出乎意料,他認為有床睡、有飯吃、有衣穿就行了。他的家里常年只有簡單的陳設,沒有豪華的家具或電器。他經(jīng)常提著一個布袋子,不知道使用了多少年,原本的紅色已經(jīng)變成暗紅色,可他總舍不得丟掉。然而,他對大家卻是慷慨無私的,他心疼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辛苦,想給他們增加些生活補貼,但卻不容易解決。他便拿出自己的錢發(fā)給大家,還笑著說:“在實驗室我的工資最高,那我就給大家發(fā)點加班費吧!”
家風傳承、潤物無聲。黨鴻辛的小孫女在自己的書桌前曾用彩筆寫下了爺爺?shù)亩诤徒虒В骸昂煤脤W習、認真完成作業(yè),不挑吃、不挑穿、不亂花錢。”簡樸的家風悄然生根,滋潤著孩子們健康成長。
嚴以修身,淡泊名利
在家人看來,黨鴻辛的淡泊名利是他的秉性和財富。他的妻子黃萱榮說,幾十年來,他對漲工資、評職稱、升職務這些事從來不爭,諸多榮譽回家也緘口不提。有一段時間黃萱榮碰到熟人,大家興奮地向她表示祝賀,她才知道丈夫又獲得了新的很高的榮譽。
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,就有上海、深圳的一些科研機構,開出了數(shù)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年薪以及很高的安家費和科研經(jīng)費聘請黨鴻辛。但他從不為所動。學生打趣問他怎么不去試試,改善一下生活條件。黨鴻辛笑笑說:“我哪兒也不去,就在這兒,挺好!要那么多錢干啥,如果沒有自己喜歡的事業(yè),去了又有什么意義!”
在科研園區(qū),人們時常會碰到童顏皓首、神態(tài)安詳?shù)狞h鴻辛,臂間挽著一個布袋子,一路沉穩(wěn)而恬然地走過。正是這種不慕名利、甘于平淡的智慧和品質(zhì),使他忘我地潛心科研之中,數(shù)十載孜孜不倦,成就斐然,樂在其中。一位碩士生在追思黨鴻辛的文章中寫道:“后來接觸多了,我才發(fā)現(xiàn),黨老師雖然有著驕人的成績,但是他從不炫耀,穿著打扮永遠都只能以一個詞來形容——樸實。更讓人記憶猶新的是他的臉上似乎永遠都洋溢著和藹可親的笑容。我們戲稱:彌勒佛在世?!?/span>
身體力行,克己奉公
黨鴻辛住的地方離實驗室有幾千米,考慮到他已年過古稀,且又是著名專家,為了照顧他的身體,單位專門為他配備了一輛汽車,而他卻堅決推辭。在單位領導一再堅持下,他使用了不到兩個星期,又將汽車交還了回去。70多歲時,他仍每天堅持步行到實驗室工作,而且風雨無阻,還樂呵呵地說:“步行上下班可以鍛煉身體?!庇幸淮?,雨下得很大,他堅持要自己回家。學生看不過去,就跑出去給他叫了輛出租車,回來時他已經(jīng)打著傘,踩著水走了好遠。大家哄了半天,他才坐進去,滿臉不樂意地說:“大家都忙,我不想麻煩大家,以后再也不能這樣做了?!?/span>
遺訓長昭,風范永存
去世前一年,黨鴻辛的身體已經(jīng)非常虛弱。2004年7月10日,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領導和他的學生去醫(yī)院看望,黨鴻辛躺在病床上,在一張稿紙上寫下遺訓:
淡泊名利,樂于助人。
嚴以律己,坦誠待人。
科技創(chuàng)新,求真務實。
勤學多問,好長學問。
黨鴻辛在病床寫下32字遺訓
他將這32個字寫完,或許覺得筆跡太單薄、不夠清楚,他又顫顫巍巍地拿起筆,緩慢而用力地又描了一遍,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忽略,最后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,并加蓋了自己的私章。看到此情此景,來探望他的領導和學生無比感慨,無不動容。寶貴的遺訓彰顯著他嚴以律己、嚴謹治學、誠信科研、淡泊名利的崇高品格,他的風范將長存于世,激勵著后來者。
來源:《百位著名科學家作風學風故事》